Tuesday, June 10, 2014

乳你同行︰乳癌治療存活率八成

乳你同行︰乳癌治療存活率八成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news/art/20140608/18749071


及早發現,是治療癌症關鍵。香港目前的治療用藥,與美國一樣頗為先進。有錢人可看私家,而窮人亦可透過各種慈善基金支援用藥。然而,香港乳癌死亡率,沒有因醫療進步而降低,為甚麼?這與香港「及早發現」的情況,較其他地方為遲所致。
香港每年有三千多宗乳癌新個案,剛發現時多數已是第二期;而其他有乳癌普查推行的地方,發現時多數是第一期。病向淺中醫,道理簡單,但實踐上如何才做得到?每個人要為自己的健康負責,要自己控制自己的命運,而不是等政府打救。知道可透過普查,及早發現乳癌,便應自行去檢查。
「及早發現,治療關鍵」,原來不是講得太多,而是說得太少。我有位醫學界常接觸的身邊人,當發現乳房有腫瘤時,已擴散到內臟了,之前她從沒有做過任何乳健檢查!乳健中心的成立,便是提醒大家,乳癌是婦女癌症的頭號敵人。無論政府會否推行普查計劃,女士自己亦要定期做普查。
普查分兩類,一類是全民普查,而另一類是隨機普查。全民普查,由政府推動,向所有適齡人士提供普查服務,若有人不做,政府會發信通知,並會三催四請,例如澳洲及英國。
而隨機普查,例如乳健中心,由女士自行選擇去做。如果身邊朋友或家人有事,女士會較主動去做普查,但一般人未必留意乳癌的嚴重性。
我有位剛證實患上乳癌的病人,初期以為自己特別不幸,但當與丈夫朋友傾偈,才驚覺很多人原來亦中招,只是大家不願意公開而已。
現時治療乳癌的方法有很多,而且效果好,令存活率普遍有八成,乳癌推行綜合治療法,病人有機會食「全餐」,即手術、化療、電療及藥物治療做齊,這未必表示病人情況差,反而是有更多方法去控制病情,減低復發機會,病人理應樂意接受。
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:http://www.hkbcf.org
香港乳癌基金會電話:25256033

張淑儀醫生
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

【C1頭條】獨家 正能量抗病魔 司馬燕再入院

【C1頭條】獨家 正能量抗病魔 司馬燕再入院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enews/realtime/20140609/52563953?top=24h


娛圈抗癌勇士司馬燕,前年年底不幸患胃癌,為保命割走整個胃,好景不常,大手術後帶來浪接浪的後遺症。病後一直接受化療的她,今年2月荷蘭旅行途中因腰患急返港求醫,發現其中一段尿管出現纖維增生致閉塞,需要駁上人工尿管,每隔三個月便要入院更換膠管,日前她又兩度腸炎,絞痛不堪,今日還要往養和做磁力共振檢查,司馬燕堅持正能量抗病魔。

近日有報道指臉容憔悴的司馬燕,由老公吳忠義(Togi Gouw)陪逛超市,有指司馬燕體重僅得60磅,情況令人擔心。記者今日致電給她慰問,她說:「我最低時60磅啫,依家有71磅,不過呢排因為腸抽筋,食咗嘢就絞痛,有時仲痛到去腰部,痛起嚟又冇胃口,睇落咪覺得我好似又瘦咗。」

司馬燕自胃癌割胃後,食量暴減,她說:「有時食兩啖飯就飽,始終冇咗個胃,食物直接落腸加重負荷,有時會好多氣頂住就唔舒服,冇胃口。」

司馬燕日前已看腸胃專科醫生,並安排她今日入院做磁力共振,她說:「我嘅內臟大執過位,醫生懷疑我次呢次係腸炎,要我入去照吓,總之唔係癌症,冇嘢值得怕。」她再謂:「最勁嘅胃癌都打唔低我,冇嘢打得低我,日日起身對我嚟講,都係新嘅一天。」 

【腹部劇痛】變賣所有物業 司馬燕憂癌症復發 四日做兩次手術

【腹部劇痛】變賣所有物業 司馬燕憂癌症復發 四日做兩次手術


司馬燕自2012年底發現患上胃癌後,需動手術將整個胃切走,至今依然要食口服化療藥,令手腳都生斑,體重亦曾經急跌到得番66磅。

今日有周刊報道,指今年年初、剛去完荷蘭補舉行婚禮嘅司馬燕,旅行期間突然感腹部劇痛,返到香港隨即被送到手術室,四日內接受過兩次手術。司馬燕擔心自己癌病復發,後來發現只係尿管發現有纖維瘤,幸好及時發現,但手術都雖由尾龍骨開刀至到胸口,包括切除部份肋骨以及植入膠管。

據今日雜誌報道,司馬燕經歷咗割胃之後,只能坐喺度瞓覺,仲要忍受每晚都經歷痛醒嘅煎熬。雖然司馬燕已經成為醫院常客,但佢就話:「啲痛好似便利店,周圍都有,我算好彩,唔係執到心臟病。啲人食維他命幾十年,我咪當自己都食緊維他命。」可見佢依然保持樂觀心態去面對。

雖然飽受病魔折磨,但司馬燕依然能夠處之泰然,全靠屋企人同佢共渡患難、撐住佢。從司馬燕口中都聽得出囝囝係幾愛錫媽咪:「我好想食好多嘢,但始終冇咗個胃,食物直落,食太多、太少都會唔舒服會痛。囝囝氹我,話依家好多人都羨慕我唔肥又有model身材。」

今日不知明日事,司馬燕於訪問中透露,自己已經計劃好變賣物業:「如果要走,冇嘢可以帶走,我嘅物業唔留俾佢哋(囝囝),仲可以俾邊個。我只係覺得走嘅時候,做應做嘅事,我會將國內物業變賣,所有錢留俾佢哋,始終今日唔知聽日事。」

這個病,亦令司馬燕學會享受當下,珍惜每一分每一秒:「我當然希望睇到佢哋畢業、結婚、自己做奶奶,但唔到我去plan。不如依家實際啲,同佢哋share每分每秒。其實無論邊個人走咗,life都會go on,世界唔會因為我而停頓,所以我唔會去諗老公將來會唔會再識第二個女朋友,依家只要成個family齊全就夠。我覺得呢刻最重要係養好身體,爭取同自己愛嘅人一齊。」 

腸炎入院檢查家人唔擔心 司馬燕:痛到攣住個身

腸炎入院檢查家人唔擔心 司馬燕:痛到攣住個身

娛樂圈抗癌勇士司馬燕前年發現患上胃癌,受到癌魔重創,她即使把整個胃部割走,但身體內臟卻頻頻出現後遺症,繼今年2月發現其中一段尿管出現纖維增生致閉塞,需要做手術駁上人工尿管,每隔三個月便要入院更換膠管,近日又兩度腸炎,絞痛沒胃口,醫生昨日安排她到養和做磁力共振檢查,她昨午4時由老公吳忠義(Togi Gouw)做柴可夫送院。

「有嘢壓住膽管」

記者昨早致電司馬燕,問到她入院心情,她樂觀說:「我只係入去檢查一吓,不過要6個鐘前唔准食嘢,我𠵱家好肚餓,快啲照完搵嘢食。」體重跌到71磅、弱不禁風的司馬燕,昨午現身養和做磁力共振檢查,她下車看到有記者守候即說:「我冇事㗎!𠵱家冇乜唔食得,始終腸發炎,食物經過腸發炎嗰位會痛,之前我照過胃鏡,發現有兩個地方又紅又腫發炎,醫生建議我入院照吓睇吓乜事,乜嘢菌,亦有啲嘢壓住膽管。」

「老公不停搵工」

司馬燕表示腸炎病發接近一個月,她說:「我忍耐力好高,成個月,開頭見冇嘢,後嚟越來越痛,痛到攣住個身,忍唔到先睇醫生。」腸炎影響司馬燕胃口,她說:「西醫唔使戒口,但我盡量食清淡啲,食肉碎粥同魚湯。」司馬燕昨午做磁力共振檢查不用留院,日內有檢查結果。她表示老公及一對兒子不擔心:「胃癌咁大件事都擔心過,呢啲咁少嘢。」早前有指Togi停工陪老婆養病,她說:「佢早排見辛苦想休息吓,呢排都見咗幾份工,男人咁後生唔做嘢唔得,點養我同兩個仔。」本月15日父親節,司馬燕計劃一家四口到新界郊遊行大運。
採訪:張俊銘、比華利
攝影:陳俊強

否認老公辭工伴隨左右 司馬燕:唔做點養我一世?

否認老公辭工伴隨左右 司馬燕:唔做點養我一世?
否認老公辭工伴隨左右 司馬燕:唔做點養我一世?

(綜合報道)(星島日報報道)抗癌勇士司馬燕戰勝胃癌,但引發不少後遺症,最近發現患上腸炎,昨日由老公陪同下到醫院檢查,見她精神不錯,全程笑容滿面樂觀面對病情,並否認老公為照顧她而辭工的傳聞,笑說:「男人咁後生唔做,點養我一世?」
  文、圖:張穎芝
  司馬燕前年發現患上胃癌,將整個胃切除,並接受化療而暴瘦,最終成功戰勝癌魔,不過卻要面對不少後遺症,早前司馬燕因纖維增生壓住膀胱尿管,要駁上人工尿管,最近又因進食後腸抽筋,發現患上腸炎。
  獲老公陪入院
  司馬燕昨日4時許,在老公吳忠義陪同下,往養和醫院接受磁力共振檢查,司馬燕身穿花裙灰外套,戴上太陽眼鏡現身,身形瘦削,但精神尚算不錯,訪問後還主動除下眼鏡說精神OK。她說因為進食後腸抽筋,發現腸發炎,食物經過時會痛,要食易消化的流質食物,並說:「普通腸發炎都會瘦幾磅,雖然我係瘦咗啲,但都OK。現時約71、72磅,希望唔好再跌,醫生話如再跌到68、69磅就要捉我入去吊肥雞餐。」腸痛已有1個月,自認忍耐力高以為沒事,怎料愈來愈痛,檢查後發現有兩處發炎,又紅又腫,要檢驗一下細菌,毋須留院,現未有檢查報告,仍未知結果。
  父親節行大運
  另外,有報道指老公辭工照顧她,司馬燕說:「唔係,佢做得辛苦想 吓,新年又去咗荷蘭,所以不如 一陣,佢現時有見好多份工,會返工,男人咁後生唔做,點養我一世?」問到老公及囝囝是否擔心?她笑說胃癌咁大件事都已經擔心完,今次阿仔都話:「阿媽你無嘢口架啦!」談到如何慶祝父親節,她表示要看老公想做甚麼,自己不會下廚了,或去新界行個大運。

降肝脂、強腎可以治本

降肝脂、強腎可以治本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supplement/columnist/%E5%9A%B4%E6%B5%A9/art/20140602/18740785

(續昨)膽固醇高的人大多患有牙周病,動物實驗證實了這一點,在不遠的過去連醫生都不知道膽固醇高會導致牙周病,現在有多少醫生吸收了新知識也難說。可能一些業界根本不想面對新知識,但醫學知識每天在更新,不是出了大學,這個世界也陪你結業了。
b,膽固醇高引起心臟病等:美國研究人員報告,他們用實驗鼠進行的實驗表明,血液中膽固醇水平高會加快前列腺癌的生長速度。一項大規模的研究結果顯示,控制膽固醇含量的升高不僅能夠減少患心臟病的危險,而且還有助於避免患腎衰竭之類的腎臟疾病。
6,降肝脂肪和強腎可以治本:高血脂的形成與太多肉食、太少蔬果有關,但也有長期素食的人一樣會血脂高,要知道植物中也有脂肪,植物脂肪需要新鮮維生素C幫助排出,如果在吃飯前先吃水果,飯後喝半杯鮮榨檸檬水,這樣就可以消除植物脂肪。化學氫化油炒的菜也一樣會造成高血脂,所以要換油。
除了食物的關係,肝功能也有關係,譬如一家人吃同樣的飯,有的人血脂高,有的人卻血脂正常,高血脂的人是因為肝臟代謝脂肪的功能減退。用玉米鬚煲水當茶喝對去血脂有幫助,除了玉米鬚水,還有前兩天介紹的高效去脂湯。
大陸中醫馬悅凌的書中說,「要想肝臟恢復功能,唯一的方法就是給它供應充足的血液……只有腎氣足,腎的水才能源源不斷地供給肝臟。」又說:「最好每天堅持用桶泡腳,堅持每天背部撞牆20至30分鐘,疏通經絡疏理肝氣。」這也是我的專欄中一再建議的養生方法。人保住了血管和腸就保住了健康。

口臭的原因

口臭的原因


讀者對《高膽固醇引起牙周炎》一文有留言反饋,意見很正確,很專業。
Lorraine Cheung:「中國人少用牙線,而多用牙籤。牙齒由牙肉覆蓋,牙與牙肉間有一個空隙叫gingival sulcus,食物渣滓會留在這個地方,長期沒有用牙線去清理會引起牙肉發炎,牙籤是清潔不到的,所以刷牙會流牙血,很多人沒有定期洗牙習慣,牙石太多引致牙周炎。要根治牙周炎首先要用牙線保持牙肉健康,而牙周炎會令到牙骨萎縮,才令到牙肉萎縮。」非常感謝這位張小姐的分享。
有了牙周炎就會有口氣,但產生口氣的原因不止是牙周炎。
陳小姐來信:「我最近大半年受到扁桃腺結石的困擾,從前未試過,第一次發現喉嚨好像有白點,又卡住喉嚨,還以為是扁桃腺發炎去看醫生,醫生一看就知道不是發炎,而是扁桃腺結石,不然我可能無辜吃了抗生素也治不好。醫生用「雪條棍」替我擠出結石,就沒事了。其實我每晚用鹽水嗽口,但沒有幫助,結石還是不斷有,但我不想每次去看醫生,每次要化幾百不化算呢。請問有沒有方法可以預防,或自行處理?」
扁桃腺結石不是真正的石頭,只是黃白色塊狀物,形狀似石頭,俗稱結石。其實我們大部分人都有過與扁桃腺結石貼身接觸的經驗,只是不知道這種東西的名字。有時候喉嚨有異物感,偶爾可以將異物咳出,發現是黃白色米粒大小的東西,用手指輕壓,可以將它壓碎,奇臭無比,火氣大或睡眠不足時,會更加厲害,這東西就是扁桃腺結石。

扁桃腺在喉嚨的後面,表面有很多稱為「隱窩」的小洞穴,當食物殘渣及扁桃腺自身腺體分泌物積聚在隱窩,就會形成扁桃腺結石,小如一粒米,大似爆穀,患者會感到喉嚨有異物,口氣嚴重惡臭,我曾經在飛機上遇到這樣的一個台灣乘客坐在旁邊,臭足全程。患者有時會經漱口將結石吐出,也可自行用棉花棒清理掉,方法是在鏡子前盡量張開嘴看見喉嚨,用一個電筒找喉嚨上的白點,用棉花棒把這個怪物輕輕擠壓出來,但要能忍得住喉嚨被刺激後想嘔感覺。如果結石變大會造成扁桃腺發炎。扁桃腺結石十分常見,通常會自行脫落,若經常反覆發炎、疼痛、化膿,醫生會建議把整個扁桃腺摘除,但是否需要採取這種暴力方法是見仁見智了;原則上是不允許自己讓健康惡化到這個地步。只靠鹽水漱口無法根治,抗生素更無法根治,還會引起其他的健康問題。
扁桃腺結石與平時的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有關,譬如火氣大或睡眠不足會刺激扁桃腺結石生長和惡化,煙和酒、辛辣、油炸食物、太鹹和太油的食物、冷飲、晚睡都絕對有影響。去除這種因素後,多新鮮蔬果,每天一到兩次油拔法,每飯後用牙線和淡鹽水漱口,會幫助改善。
便秘和長期消化不良會引起口臭。


讀者Ming:「我有口臭多年,影響日常社交,同我對話的人都遮掩鼻子或退後,我真的十分不好意思,我好怕見朋友食飯,同別人說話,我看了2年中醫都無法根治。」
我建議這位小姐先服用一種歐洲益生菌,是針對四種排便不正常狀態而特備的。
讀者Ming:「服用了2週益生菌,排便問題已經好了很多,先謝過嚴先生,但我仍然有口臭……」
我想起了一種植物叫火炭毛,我曾經寫過用火炭毛治肚子瀉的實戰經驗,但火炭毛還有一個祛濕熱、清洗腸道的功能,我建議Ming小姐用以下這個食療方。
便秘引起的口臭:布渣葉30克,生麥芽20克,神曲20克,火炭毛30克。5碗水煲成兩碗,一天喝兩次,服用三天。同時油拔法。
生麥芽行氣消食,健脾,用於食積不消,脘腹脹痛。神曲治飲食停滯、消化不良。
讀者Ming:「已飲了2天,早晚一次,在早上有點攪肚痛感覺,上了廁所後就沒有了,問過妹妹,她說我已經沒有口臭,希望可以持續,但我覺得益生菌是幫上不少忙的。」
如果希望效果持續,一定要絕對戒冷飲,戒煎炸食物,早睡,少肉多新鮮蔬果。Ming本來長期「舌好白,好濁,飲什麼東西就會是什麼色,譬如紫貝天葵,飲完,條舌紅色,但家姐沒有。」這是典型濕冷體質,如果不按照上文注意飲食和休息,很難脫離臭口組。(口臭的原因.三)

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supplement/columnist/%E5%9A%B4%E6%B5%A9/art/20140603/18741845
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supplement/columnist/%E5%9A%B4%E6%B5%A9/art/20140604/18743195
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supplement/columnist/%E5%9A%B4%E6%B5%A9/art/20140605/18744850

牛津大學的女人偏方

牛津大學的女人偏方(一)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supplement/columnist/%E5%9A%B4%E6%B5%A9/art/20140608/18749060

網路上有一篇來自牛津大學的文章,我找不到原文出處,但讀來很有道理。
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對130萬女性長達13年的跟蹤研究,發現女性的許多疾病與生活方式有直接關聯,由此,給女人提出16條健康指南。
1.汽水No No No──
可樂等碳酸飲料中含有磷酸鹽,嚴重影響鈣的吸收,一周喝5罐汽水,包括4罐可樂,年齡較長的女人骨密度降低4%!(嚴浩按:我認識不少女子只喝汽水,有些在50不到就開始腦退化,有幻聽和幻覺。)
2.不要太瘦──
理想的體重指數約為24,體重指數BMI的計算方法為:體重(公斤)除以身高(米)的平方。如果低於這個體重,就會影響生育。例如體重指數小於18.5的女人懷孕的概率會更小。此外體重指數小於19的女人更易患骨質疏鬆症。
3.多吃香蕉──
1/4的中年女人有抑鬱和焦慮。(嚴浩按:這個數字很驚人,抬頭看看周圍,每四個50歲左右的女人中就有一個有抑鬱和焦慮,更令人擔心的是自己可能並不知道。)這是因為體內缺乏「快樂激素」,即複合胺,複合胺的缺乏是因為攝入氨基酸、色氨酸不足,人體無法合成這種氨基酸,只能通過食物來攝取。補充色氨酸要多吃火雞、乳酪、李子和香蕉等。因此專家建議,女人最好一周吃4至11根香蕉。

香蕉越熟越好。所謂快樂激素大部分是從大腸分泌出來,想大腸健康必須要注意飲食健康,同時一定要運動,特別是下蹲運動,能有效使身體分泌出青春荷爾蒙,這些其實以前都寫過了。
4.少飲酒──女人每天喝一杯酒,患乳腺癌的機率就從9.5%升至10.6%,此外,喝酒也可能引發其他癌症,目前,專家還沒有明確給出飲酒量的安全範圍,但他們建議,盡量不喝或少喝。(嚴浩按:對於喝酒,專家有不同的意見,有時候互相矛盾,自己小心為是。)
5.在30歲前完成生育──研究發現,女人在20歲至30歲之間生孩子,乳腺癌發病率會降低7%。母乳餵養12個月,乳腺癌等疾病發病率將降低4.3%。這是因為,懷孕和哺乳可以降低雌激素水準,也意味着降低了癌症風險。同時,膽囊疾病的發病率也會降低7%。母乳餵養超過13個月,女人患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會減半。
6.堅持負重訓練──一生當中,70%的女人都會遭遇背痛。如果你正經歷着疼痛,最好的緩解方法就是多做啞鈴和槓鈴運動。美國專家建議,背痛的女人至少要堅持做16周的負重運動,其中12%的時間要做有氧運動,也能幫你緩解背痛。(嚴浩按:啞鈴和槓鈴運動運動了大肌肉群,所以也能使身體分泌青春荷爾蒙,原因與下蹲運動一樣。)
7.當心胃部脂肪(即肥胃腩)──臃腫的胃部不僅難看,而且暗藏健康隱患,有10%的人因而患有腸燥症。

腸躁症即經常性瀉肚子,有個朋友從年輕就每天瀉肚子,到了50以後眼皮逐漸無法張開,有一邊眼皮經常垂下蓋着眼睛,另一邊垂下來一半。腸躁症從戒口開始,主要是麥製品、奶製品與冷飲,否則任何醫生都治不好。
更需要警惕的是,臃腫的胃部往往是卵巢癌的徵兆,並且70%至75%的可能性是癌症已經轉移到腹部了。如果胃部脂肪明顯且持續腹脹,必須及時就醫。
8.一年200次性生活──
如果女人一年當中能有200次性高潮,那麼她的生理年齡就會年輕6歲。性生活的頻率與整體健康狀態相關,能夠讓人從中獲得更多的健康益處。
(嚴浩按:哈哈!一年365日,一年需要200次『健康運動』,每次運動還必須有高潮,那差不多是每一天半來一次,這個牛津大學的科研報告真是害人不淺,從此以後所有女人都在枕頭下有一本賬簿,記錄:今天你欠我一次,昨天欠我兩次,加上前天、大前天……你已經欠我N次,根據牛津大學的健康指南,將來使我無法青春常駐的元凶就是你!而男人看見床就搖頭嘆息,還要吟詩,詩云: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……不過,鑒於香港是世界上性生活最少的地區,這個牛津大學當是給全香港人民的鞭策鼓勵吧,請特首與各位長官帶頭,讓香港人都過得輕鬆快樂一點,建議由特首提前率領全民佔中搞個專題研究,請牛津大學的教授來示範甚麼叫真正的和諧,這樣其他人就沒有場地再搞佔中了……)

牛津大學的女人偏方(一)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supplement/columnist/%E5%9A%B4%E6%B5%A9/art/20140608/18749060

(牛津大學的女人偏方.二)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supplement/columnist/%E5%9A%B4%E6%B5%A9/art/20140609/18750008

一年要200次性高潮!(牛津大學的女人偏方.三)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supplement/columnist/%E5%9A%B4%E6%B5%A9/art/20140610/18751544